Japan Long Stay:日本京都實習(OMRON)
Japan Long Stay:日本京都實習(OMRON)
在碩一暑假去過美國實習,嘗到實習與旅行共生共存的甜頭後,碩二那年我試著以準畢業生的身分,在入伍前再求一個海外實習。這次我鎖定的目標是日本。我在這篇主要想分享的事情是:(1) 選擇日本實習的原因、(2) 我的工作與生活、(3) 給來日本工作小建議。
選擇日本實習的理由
個人對日本文化很感興趣,卻一直沒去過日本。我相信比起短暫旅行,住在一個地方是深刻體驗文化的最好方法,也希望這次的實習可以是我正式上班前的一段小度假。當時鎖定的是日本的Google分公司跟以開發深度學習框架Chainer聞名的Preferred Network(PFN),目標工作內容則是CV & NLP。不過由於實習期間我不符合Google或PFN的要求(在學學生或將繼續升學),所以最後選擇日本歷史悠久的自動化研發公司Omron的Image & Sensing部門。
日本的很多企業都習慣透過人力仲介公司獵尋人才,不過他們的人力仲介公司跟一般的獵人頭公司或是人力銀行不太一樣,感覺比較像是把公司的Recruiting任務完全外包,公司HR則負責招募以外的事務。Omron也是這樣,透過一間叫做Connect Job的人力仲介公司招募。
基本上流程蠻簡單的,以我的例子大致分為四個部分:(1) 線上登錄履歷、(2) 線上程式測驗、(3) 視訊面試、(4) 結果公布與簽約。其中程式測驗跟視訊面試中間會隔比較久,視訊面試後一周內會通知結果,並開始後續各種奇異的流程。
程式測驗部分感受跟一般線上刷題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演算法為主的題目,不會限制使用的程式語言。印象中考試60分鐘,解3題,每題會有給定的要求與約二十個public測資與private測資,依照測資通過的比例給分,也有GUI可以客製化測資,三題都summit後可以直接看到成績。我寫的時候有通過所有的public測資跟自己想像的edge cases,不過最後分數只有拿到80初頭。
視訊面試部分是先跟人資聊一下後,直接跟兩個主管面談,大部分時間圍繞著履歷詢問,並確認他們要解的議題適不適合我。過程中沒有被問到什麼白板。面試一開始我就表明我幾乎沒有日文溝通能力,所以整場面試都是用英文溝通,不過日本人的腔調加上視訊延遲,其實我覺得雙方有點難溝通。我當時是有預想到這點,特別事先把我想講的東西、做過的project成果做成投影片,透過shared screen直接秀給他們看。我覺得這招效果蠻好的。面試結束後一周人力公司主動通知錄取,並開始處理薪資與簽證。大概三個禮拜後收到國際郵件,裡面就一張紙本的Offer,要簽名後寄回,才算完成整個流程。
其實當初線上測試後有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在收到人力公司的聯絡,當時以為大概是掰掰了,畢竟我不會日文又測驗又沒很高。不過後來有跟人力公司詢問,他們說因為他們的客戶很多,跟客戶方公司很多都需要紙本公文簽核(是真的紙本郵寄、蓋章那種),所以等候時間通常就會比較久。
工作 & 日常 & 環境
日本整體上有著工作責任至上的文化,不過我所待的歐姆龍京阪奈研究中心是偏向前段研究與專利佈局,所以感覺不會有那麼重的加班文化。但還是能夠感受到那種工作第一、為社會有所貢獻的感覺。整體上我覺得工作隱形壓力還是挺有的。
在日本大部分的公司,時間觀念是非常重要的。Omron算是日本比較有歷史的公司。每天都是非常穩定的9點上班,5點半下班。上班前會有一段挺好笑的錄音機播放一些早操運動的口令,基本上這時候所有人就都已經到了,而且都會站起來跟著動動頭、動動手。在早操結束後,所有人會一起朗誦社訓後正式開始上班。下班時也是所有人會一起站起來向前方行禮,感謝彼此在工作上的付出。早上上班時看到人,不管認不認識,都真的會互相說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早安)。下午時則是會說おつかれさまでした(辛苦了)。剛開始真的是對這些非常地驚訝,特別是第一天看到一群中年人做早操時,真的是完全地傻眼狀態。
傳統日本企業文化,真的算得上文化衝擊了!
我工作的地方是歐姆龍京阪奈研究中心,位置大約是在奈良跟京都中間的郊區(學研城市),是個很多研究中心聚集的地方。辦公室是開放式辦公空間。一個區域大約有1/4個足球場大,長邊一側是會議室,另外一側是開放的小白板跟桌椅,中間則是一排一排的弧形辦公桌。平面區域中間是簍空的長廊,長廊兩側是整面落地的白板,通常是大型討論活動或是成果發表會在這邊舉辦。另外公司也有食堂、咖啡間、臥房跟簡單的健身房。
我進去接手的案子是一個等級式睡眠偵測器(Drowsiness Detection / Estimation),因為支援層級式的偵測,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操作員或駕駛的疲勞肇事情境。在輸入資料方面,我們希望減少對於使用者的干擾,故不使用EGG相關的生物訊號,僅使用分析人臉表情的連續變化來判斷疲勞等級。僅用影像來疲勞等級會是個困難的議題,因為疲勞等級比起睡著/清醒來的隱晦、難以判斷,也就不能用物件偵測的方法來實現,比須有效的分析人臉在時間序列上的變化特徵。也因此當初這是公司一直無法收案的案子。在實習期間,我順利地將準確率從74%提升到97%,也用更嚴謹的Metrics證明我的實驗結果是可靠的。這個結果也在我離開的半年內完成了專利的申請與論文投稿(後來發表於IEEE EMBC 2019)。
題外話一點,其實公司當初大概也沒想到我能完成這個案子,所以在合約上並沒有約束到智慧財產權的歸屬,加上日本的法律並沒有假定合約未約定,工作上的產出就屬於公司,所以後來走之前公司又額外跟我協議簽了一份以定額資金買斷智慧財產權的合約。除了買斷智慧財產權的使用權外,也清楚的指名在專利申請與未來論文發表時,都保障是第一發明人與第一作者。其實如果公司方在商業上默默地拿走這個結果,我很有可能也不會發現,這點讓我對日本公司的自律文化印象深刻。
日本的公司在生活起居上是非常照顧的,比起當年美國樣樣自己來。這次在日本實習,感覺只要帶著腦袋跟一卡皮箱就可以了。住的部分公司會找好一間配備完善的套房,套房裡床墊、枕頭、衣櫃、洗衣機、浴室、網路、電視、門禁系統、雙層冰箱、流理台跟微波爐都有。浴室裡還有自帶烘衣熱風。日本當地在交通便利的郊區車站是很流行這種專業的短租套房。
我住的地方在近鐵的大和西大寺站,是一個交通非常繁榮的地方,生活機能也挺好的,超商、百貨、拉麵店等都有,但不算是很城市的地方,整體上是個住宅區。每天上班會從大和西大寺搭到木津川台,再轉學研城市的公車到公司,整趟加上步行大約60分鐘,雖然感覺挺久的,但跟同事比起來算是很快的了。日本的交通費用很貴,不過公司會算好車錢加到薪水裡。這也是日本工作的常態,基本上連打工都會給通勤費用。如果自己善用回數票還可以從中省下一點錢。
日本公司的貼心與周到,從每個細節都可以感受到。
由於有周休二日,加上8月黃金周也是薪資照付的休假。我去得很多地方玩,也如願以償地體驗到很接地氣的日本文化。因為公司這期國際實習生只有收四個(台灣、印度、法國、美國各一個),所以其實周末大部分的時候都是一個人去玩,或是跟偶爾住青年旅舍認識的打工換宿朋友。不過這樣很充裕的體驗日本的生活真的也算是挺有意思的體驗。
我覺得這趟實習也讓我體驗到了除了只會在日劇裡看到的日本企業文化與職場文化。大部分的日本人(特別是年齡越大的)對於工作都有很高的歸屬感,下班後的社交活動會比跟家人或私人朋友的行程來的優先,也非常喜歡在工作場合跟大家打成一片。也許有人會覺得不真誠,但我覺得也不是那種不真誠的感覺。通常員工對公司的忠誠度也很高,傳統上日本工作非常從一而終,離職或跳槽並不是常態。職場氣氛也會盡量維持的歡樂,但是非常注重隱私跟禮節。
傳統上很多人都是在一間公司就幹了一輩子,畢業就一路做到退休。
雖然上面很多看起來像是缺點,也想特別提一下日本公司照顧員工的感覺。日本普遍對員工的忠誠與努力有很高的期許,但反過來也是。公司無論何時都是非常照顧員工的。除了我前面說的一卡皮箱,其他都已經幫我準備妥當外。當初我到關西時是關西大水災,他們擔心我在移動到奈良時會有危險或不方便,是直接幫我安排了好幾天的鄰近飯店,即使我只是實習生,房型也不是便宜的那種。下榻隔天,人資主管還特別跑過來跟我討論接下來幾天的行程變化。離開關西時也是好死不死遇上颱風摧毀關西機場,他們自動幫我把機票換到名古屋,一樣地訂好鄰近飯店,在加上延遲幾天的薪水與到名古屋的交通費都一併在離職時給我。在實習期間,人資姊姊(或是妹妹)也常常跑來問我生活習慣嗎之類的。我覺得是非常周到且窩心。
個人心得 & 建議
整體上,我對於推薦日本從事軟體工程這件事保持中立態度,這之間的差異取決於每個人領域與所求的不同,以下就工作面與生活面分享一些個人主觀看法。
如果是純軟體研發方面(不包含狹義的IT產業),個人偏向不推薦往日本發展。日本在純軟方面,扣除知名的PFN等少數新創公司,感覺走得甚至比台灣還要慢一些。我認為好的軟體開發是需要一個開放式的研究環境,不過日本在這方面表現得真的比較封閉、技術獨佔。甚至好幾個同事都認為(或以為)台灣在這方面領先許多,想來台灣上班(我是覺得客套了點)。不過如果是走機械、馬達、自動控制等領域,我覺得日本環境可能會比台灣好,畢竟台灣在這些領域的重視度低於半導體產業許多。至於狹義的IT產業就見仁見智了,在日本起薪換成台幣比較是高一些,不過很多公司的工作壓力也很大。
我還蠻喜歡日本的生活型態,像是守秩序的駕駛人、大眾食堂的衛生與生活上的小貼心。物價方面,其實日本物價沒有想像中那麼高,一般常見的文章都是以旅遊的角度出發,帳面上的數字當然會比較大一些。如果是生活在日本的話,房租看地區價格不太一樣,以我住的地方(近鐵大和西大寺步行10分鐘,搭近鐵無料列車的話離奈良市區10分鐘、離京都跟大阪市區大約45分鐘),房租大約是35000日圓,換算成新北市同等的房子大概12000台幣,個人是覺得房價相比台北附近還是便宜許多。不過交通費就真的貴爆了,大部分鐵路跟電車的價格都是台灣的好幾倍,非市區公車一上車大多200日圓起跳,而且跳很快。我住的離公司算近了,但每天通勤花費還是要近千日圓,所幸日本不論大小企業都會完全cover工作日的通勤費。剩下的生活費用,除了上餐廳吃飯貴以外,自己煮或是買超市價格都不會貴,生活用品大部分的價格甚至換算台幣還比台灣還低。
這篇挺長的,謝謝你的閱讀。如果有關於日本工作的疑問,很歡迎提問 :)